【栽培】绣球菌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也常被人们叫做是绣球菌 , 是一种食用兼药用的真菌菌种 , 该菌种多糖的含量非常的丰富 , 葡聚糖含量为70% , 同时也拥有维生素、抗氧化物质、矿物质等等 , 对于造血 , 免疫力以及抗肿瘤多有很高的效用 。

【栽培】绣球菌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1、有机绣球菌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初期至中期组织细腻、 脆嫩 , 后期稍带韧 。
态特性性 , 菌柄短粗 , 向上多分枝 , 分枝丛状簇生 , 菌柄末端 可长出许多扁平带状枝 , 紧密交错 , 枝端形成许多曲 折的瓣片 , 瓣片边缘或扭曲或呈波浪状起伏 , 呈花瓣 状 , 相互交错 , 整体形似花椰菜 , 片薄 , 嫩时易碎 。 菌盖近白奶油色 , 灰白色至淡黄 。 鲜品烘干或晒干后体积显著缩小 , 瓣片颜色变暗 , 呈黄色 , 质硬而脆 。
2、球菌栽培技术
有机绣球菌栽培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季节以选择气温在 22~25℃之间为宜 。 以杭州地区为例 , 出菇期在 菌包生产可以安排在 9 月初至10 月中旬 , 11 月份至来年 3 月份 。 工厂化生产则不受季节影2 0 10 年第5期 响 , 可以周年栽培 。
2原料处理:将粉碎加工过的松木屑加水堆放在露天的场地上 , 每隔间隔时间t1再加水翻堆一次 , 到总处理时间t后 , 进入下一工序 。 本发明培养基由松树木屑、营养辅料组成 , 主料是松木屑 。 我国有大面积针叶林 , 其中松树占75%以上 。 松木资源非常丰富 , 并可大量利用松木加工副产品 , 对松木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对松木屑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 处理过程可以根据需要每间隔7-15天进行加水翻堆一次 , 急用情况下7天左右可以进行一次加水翻堆 , 不急用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到15天左右 。 如此反复1-2个月就实现了对松木屑的无害化处理 , 一般夏秋需要1个月左右 , 其他季节需要2个月左右 。
3.配料拌料:松木屑、营养辅料和糖的配比按干料计为:经处理的松木屑每80克 , 配营养辅料20克 , 另加糖1克 , 充分混合拌匀 , 含水量63-70% , 以装瓶不会积水为度 , 取高值;营养辅料可采用玉米粉、麦麸等 , 以玉米粉为优 。
4.装瓶:将拌好的原料装入一定容量的塑料瓶 , 瓶装生产可采用800ml-1000ml的聚丙烯塑料瓶 , 这种规格适应机械化操作 ,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有机绣球菌既可以采用袋栽也可以采用瓶栽 。
5.栽培:袋采用17cm×33cm 的聚丙烯塑料袋 , 瓶栽可采用750ml 玻璃瓶 。 先按配方比例称好培养料 , 充分拌匀 , 红糖用水溶解后与其他辅料拌匀 , 培养料含水量(袋时 , 控制在60%~65% 。 在培养料装瓶 ) 宜紧不适合松 , 中间打孔至袋 (瓶) 有利于菌丝发菌 。 装瓶底 , (袋完毕后 , ) 采用高压灭菌2h , 冷却后及时接种 。
6.接种:按普通食用菌的常规灭菌和无菌接种要求进行处理 。 接种时可以使菌种进入装料时事先打好的孔内 , 这样 会有效地缩短发菌时间 。
7培养:有机绣球菌培养期间不需要光照 , 接种后在20-26℃下培养 , 经40-60天可以发好;绣球菌子实体一般在13-28℃之间均能生长 , 较适宜17-26℃ , 最适宜在23℃±3℃的环境下生长 。
8.瓶栽芽出处理及管理:对发好的菌瓶进行搔菌、除去粘附在瓶口的菌丝或培养料 , 不再上盖 , 并套上塑料袋 , 放在20-26℃下培养 , 增加光照至50lux以上 , 并适度通风换气 , 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A1 , 直到绣球菌瓣芽分化整齐并长出瓶口 。 绣球菌工厂化栽培中 , 为使出菇整齐和便于周年栽培 , 需进行芽前处理 , 其方法是对发好的菌瓶用机械进行搔菌并除去粘附在瓶口的菌丝或培养料 , 不再上盖 , 并套上聚乙烯塑料袋 。 芽出管理过程中前期保持60-70%的空气湿度 , 后期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 因温度、湿度、换气、以及菌株等的差异 , 芽出培养一般需要15-30天左右 , 此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好会影响出菇整齐度 , 及使杂菌率较高 。

推荐阅读